匯通燃氣公司一個多月內置換了2萬余只報廢氣瓶,這些氣瓶將在一個月時間內集中銷毀。但銷毀并非易事,需要經過抽殘、排空、拆角閥、焚燒、壓扁五大流程,而每一個流程都不能掉以輕心。
防爆環境中“抽殘”
匯通燃氣公司副總徐立光介紹,報廢氣瓶首先要過“抽殘”這一關,這一工作要在防爆環境中進行。首先將專業的充氣槍插進角閥處的氣相管道,進行加壓,然后將氣瓶掉過頭來,底部朝上,由于壓力增強,瓶內的氣體就會聚在頂部,而里面殘留的液體便從液相管道中留出,流到殘液罐。
“這些殘液將被回收再利用。”徐立光說,比如用作后面焚燒環節的燃料。
60平米排放池中“排空”
抽殘之后,氣瓶中的液體大都被排出,但液化氣體還在,這就需要排空。
“這一工作也要在防爆環境中進行。廠內有一個專門的60平米排放池。”徐立光說,工作人員會把抽殘之后的氣瓶放進這個排放池,并打開角閥,讓里面的液化氣體揮發,大概需要1-2分鐘時間。
考慮到安全,放入排放池中的氣瓶不能太多,要留有空曠的空間,讓氣體更好地揮發出去。“抽殘和排空這兩個場地,是絕對不允許打手機,有明火的。”徐立光說。
減壓力“拆角閥”
記者現場看到,排空后的氣瓶都被運到另一個車間。
一工作人員拿著一個報廢氣瓶放到一個機器下面,簡單的機械動作之后,氣瓶上的角閥便被拆了下來。
“拆角閥主要是排空里面的一些壓力。”匯通燃氣鋼瓶檢驗廠廠長胡曉東介紹,盡管經過抽殘和排空,但這些氣瓶的內壁上還殘存很多殘液,如果受到擠壓或者明火,很可能爆燃。同時也是為了在下一個“焚燒”環節,使殘液更充分地燃燒。
工人戴防塵面具“焚燒”
拆完角閥,記者看到,一戴著“面具”的工作人員將這個氣瓶放在了一個傳送帶上,傳送帶的中間是一個大鍋爐,這就是“焚燒”環節。
“工人們戴的是防塵面具,這個工作盡管不算勞累,但環境很差,不僅有揮發出來的液化氣味道,還有不少粉塵顆粒。”胡曉東說,為防止工人得職業病,他們每年都會給工人定期查體。
現場,這個氣瓶隨著傳送帶進入鍋爐,里面冒出耀眼的火光。“燃燒就證明瓶體內有殘液。”胡曉東說,剛開始焚燒的溫度很低,慢慢升溫,最高達到500℃左右,大概要燒兩分鐘時間。“這些氣瓶都用了十多年時間,里面壁上都有厚厚的殘液,焚燒也是為了更好地消除隱患。”
最終要過“壓扁”這一關
焚燒之后,這些氣瓶溫度較高,需要冷卻以免燙傷。
冷卻之后的氣瓶,還要過最后一道關—壓扁。記者看到,工作人員將冷卻后的氣瓶放到一臺機器上擠壓,不到一分鐘時間,氣瓶的瓶身便被壓扁。“這是今年新上的機器,叫四柱壓扁機。”一工作人員介紹,經過壓扁這一關,報廢的氣瓶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,都做了處理,算徹底銷毀了。也能防止再次流通到市場上,被不法分子回收再利用,杜絕安全隱患。